从一棵嫩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万胜掌舵者历尽艰辛时光荏苒,日月如梭。1995年,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宋玉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种下了“万胜”的新芽。如今,20多年过去了,贵州万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它的掌舵者历经艰难险阻,由一棵嫩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 左一/万胜总经理 张晓勇 左二/万胜董事长 宋玉 右一/商界遵义合伙之一 王鑫 问世起航 1995年,一个勤奋踏实、外表憨厚的年轻人宋玉,在父辈的引导下成立了万胜药业。 公司成立之初,生产场地和办公地点都是租用的,聘请员工20余人,在遵义原长征电气公司闲置厂房内生产着2个产品:虫草蜂王胎补液和虫草蜂王胎胶囊。 产品一经问世,便以亲民的价格和优秀的品质很快走俏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挖得了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桶金。 宋玉意识到,公司要做大做强,不能仅仅停留在保健品生产上,药业公司不能没有药,于是宋玉下定决心往药业领域发展。中药是中国的瑰宝,而苗药是贵州的特色,民间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宋玉以他对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嗅觉,将公司产品目标定位为特色中药和苗医苗药。至此,万胜药业迈出了重大产品结构调整的第一步。 从1998年到2002年,以宋玉为代表的万胜药业高层人员分头走遍了贵州省各州市,对贵州苗药、特色中药进行了全面了解和研究学习,同时拜访了遵义市、贵阳市、黔南、黔东南等中药、民族药专家,并对流传掌握在中药世家及民众中的中药、苗药单方、验方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仔细的分析筛选。 公司用5年的时间,开发了三个特色苗药------复方胃痛胶囊、伤痛克酊、九味痔疮胶囊。苗药复方胃痛胶囊为国家医保品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期间,宋玉考虑到长远的商机,一方面紧紧抓住国营遵义市制药厂改制的契机,从遵义市制药厂收购了具有370多年历史的经典中药”廖氏化风丹”的全部知识产权及批准文号; 另一方面,完成公司所有药品的组方、药理、毒理、药效学、稳定性、质量标准等方面研究,通过了国家医学审查,独立完成了药品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工作,成功申报发明专利8项。 万胜完成了产品的第一次升级调整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工作,也获得了国家药品注册及药品生产许可证。 2008年“廖氏化风丹”获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他本人也成为“廖氏化风丹”制作工艺的传承人。 随着公司的发展及对社会的贡献突出,宋玉被当选为遵义市政协委员、遵义市医药健康协会副会长。
3年煎熬 世上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会一帆风顺,任何革新也都不会一蹴而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唯有那些不忘初心、信念坚定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2008年到2010年,经过市场调研,宋玉发现,药品零售市场价格混乱,引发上下游产业连锁反应,影响药业市场良性发展。为净化市场,宋玉忍痛割爱,在代理商和销售渠道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他认为,“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市场不应该由代理商来控制。” 于是他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对所有代理商进行筛选和更换,调整散、乱、小的代理商,从专业性、技术性层面选择那些能与公司产品匹配的专业销售推广团队和公司合作,主抓临床学术推广。通过这种根本性的调整转变,实现市场价格统一、筛选优质销售商重树市场信心和目标,除个别产品外,公司的销售渠道从OTC转到医院。调整销售渠道的这三年,销量额不但不见好转,反而不断萎缩。 面对每日两三万的固定开支,财务逐渐亏空,曾出现连续三个月发不起工资的现象。就在这个时候,某上市公司计划出资1.8亿收购万胜,当所有人都认为宋玉应该接受这庄买卖的时候,他却拒绝了。宋玉不甘心放弃辛苦了多年才打拼出来的事业,他始终坚定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的信念。 “一个人的信念很重要,只要我做的事情方向是正确的,并且在可控范围内,我就有理由坚持,成功无非就是早与晚的事情”宋玉说到。 面对外界的各种担心、误解、怀疑、反对、忠告,宋玉一度夜不能寐,每天都思考着如何重振市场、开源节流之类的问题。因为,现金流少了,银行不给贷款,只能四处借贷,亲人、朋友,该借的他全都借了一遍,但也难以支撑公司的巨额开支。 企业遇到的所有困难,在那一时期就像大山一样压在宋玉身上让他快喘不过气,但这一切,他只能是忍耐着、坚持着、不改初衷地默默坚持着调整工作。 在压力面前,白头发、高血压不约而同的降临在他身上。现在回想起来,他感言后怕道“那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三年。” 招贤纳士 面对市场骤变的风云,宋玉深知公司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势必需要大量引进人才、革故鼎新。于是,他决定在人才建设上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对外聘请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对内培养优秀职工。公司现任总经理张晓勇、标杆员工王元亮等人都是在那一时期公司引进和培养起来的。目前,公司有工作10年以上的元老级职工20余人。 任人为贤、心胸宽广的宋玉,为将公司的管理规范化,随时保持着与公司各高层管理人员最及时最紧密的沟通和商讨,积极发现问题并一起解决落实。他认为,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不能任人唯亲,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应该一视同仁。任何事情都应该讲原则,用制度管人。 如今、公司聚集销售人才、技术人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名、中级职称人员达到19名、科技开发人员23名、引进博士2人,已基本形成了以技术工人、科研技术人员、中高级人才为一体的梯形人才结构。 回忆艰难岁月里的万胜药业,无数的、感人的场面和话语在宋玉的记忆里从不曾模糊。他还能清晰的记得总经理张晓勇进公司时的原话 “万胜是我家,经营靠大家”。 爱心随行 万胜药业自成立至今,宋玉始终秉承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感。截止2016年底,万胜药业累计拿出300余万元参与公益捐赠、抗灾救灾、资助困难群众、帮扶少数民族、资助贫困大学生等扶贫济困活动。宋玉被红花岗区政协授予“爱心人士”殊荣。
今日万胜 走进今天的万胜药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2015年12月建成投产,总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8000㎡,全新现代化、规模化的生产车间、办公楼、科研大楼、充满活力与朝气的职工,所有的景象都让人不由地感受到经营者的责任和担当、企业发展中蕴含着创新与稳健、前进脚步的坚定和踏实。 公司在做好中药、苗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贵州苗药生产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开发化妆品、保健品及养生等一系列大健康产品。 2017年5月上市的护肤品“瓦缸面霜”(本蕴嫩肤焕颜霜),运用互联网+的主流销售渠道之一“微商”运作模式,上市不久便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在药品、化妆品、保健品及养生产品的销售可达10亿。 “兴民族医药,创万胜未来” 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万胜人奋斗的艰辛与荣耀,经过20多年的摔打磨炼和风雨历程后,万胜药业成长壮大起来了。今天的万胜,让宋玉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和信念”只要我做的事情方向是正确的,成功无非是早与晚的事情”。
|
电话:0851-28424888
传真:0851-28423888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医药健康产业园